颈椎骨折患者颅骨牵引的护理 医院刘新章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施工,交通事故及各种运动意外而引发的脊椎损伤日益增多,尤以颈段发生率高,而下颈椎损伤又较上颈椎发生率明显为多。损伤病例中常会另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临床上常表现为颈椎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累及脊髓、神经损伤者常伴四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严重者因呼吸功能障碍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椎体损伤的程度及稳定性,可选择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常采取卧床休息,牵引复位,支具固定等方法,而颅骨牵引术正是利用了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通过环形牵引达到颈部制动固定,整复骨折与脱位,维持颈椎的序列及稳定,防止脊髓损伤加重而达到治疗效果。另可通过先行颅骨牵引复位,后再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手术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院自年1月-年12月共收治颈椎骨折和/或脱位患者83例,通过颅骨牵引或牵引后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牵引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3例中,其中男67例,女16例,年龄20-86岁,平均51岁,病变部位,C3以上骨折脱位25例,C4以下骨折脱位58例。 1.2治疗方法(1)颅骨环形牵引,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气垫床上,剃除牵引处局部头发,在无菌操作下局部麻醉,颅骨钻孔,镙钉拧紧固定颅环弓,持续卧床牵引2-3周,牵引重量常为体重的1/12.(2)遵医嘱予甘露醇、地塞米松脱水以减轻神经水肿,或早期大剂量应用甲强龙予冲击治疗以减轻脊髓损伤,单唾液神经节酯酐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多系突发意外损伤,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不了解,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剧烈的疼痛,活动受限又常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不安,尤其对牵引制动更不能正确面对。针对患者的顾虑和担心,我们及时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牵引前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向其介绍牵引治疗的目的和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理解和接受;平时在工作中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同情并理解患者感受,尽可能消除其紧张、焦虑心理;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鼓励亲人陪伴与支持,增加患者安全感,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牵引护理 2.2.1颅骨牵引运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或伴神经症状的高位截瘫患者。不同类型的损伤,牵引方向及重量有所不同,对上颈椎损伤关键是维持头颅在颈椎上方的中立位,下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则需根据损伤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牵引复位方式,牵引的重量根据年龄、体型和体重酌情考虑[1]。颈椎过屈型损伤时,患者去枕平卧,齐两肩用薄枕垫平作过伸位牵引,颈椎过伸损伤可在头下置枕作屈曲位牵引。 2.2.2牵引的护理。 (1)牵引时,应将床头抬高15-30度,形成反牵引力对抗牵引[2]。保持牵引装置的有效性,经常检查有无阻碍牵引的情况,牵引装置有无松动,滑脱,牵引绳与滑轮是否成一直线,牵引绳长度是否合适,牵引锤必须保持悬空,不能置于地上或靠在床架上,不得随意增减牵引重量。 (2)保持牵引针眼处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75%酒精棉签涂擦2次,针眼处如有分泌物或痂皮,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3]。 2.2.3病情观察,牵引过程中要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及肢体运动、感觉情况。颅骨牵引者可因牵引针钻太深引起颅内出血,因此术后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