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治疗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10112/8582670.html 罗山主注:行在尾闾,站在三顶,坐在会阴,卧在四空。 太极拳在武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武术又富含哲理,既可技击又可养生。我们应从人类自身的结构去了解自己,再以太极拳的真髓功法去练习,方可达到养生和技击的作用。 1.人类未达到自然寿命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指出,所有的哺乳动物的寿命都是其生长期的5到7倍。马的生长期是6年,其自然寿命为30到40年;牛的生长期为4年,其最高寿命为20到30年。所有的哺乳动物差不多都能活到自然寿命。而人的生长期为20到25年之间,其自然寿命应为到年,但人实际却达不到,其原因是人类进化引起的。 2.影响寿命的因素 呼吸的改变除人以外所有的动物都是腹式呼吸,肺活量大。而人则是以胸式呼吸为主,因而肺泡的利用少,肺活量小。运动姿势的改变直立运动影响了骨骼、关节、肌肉、韧带等伞身运动的幅度,并使脊柱的负荷加大;直立的姿势使大脑处于最高的位置,导致大脑极易缺血缺氧,平时双手动作不均衡,致使大脑缺乏逆向调节;由于心脏只进行极度缩小生理强度的慢性运动,使心脏的适应能力减退。这些都使大脑和心脏易发生疾病。 消化功能的改变人与其它动物相比,消化功能萎缩,咀嚼能力下降,消化道内的细菌构成不同,使人类容易出现致命的代谢类疾病。循环功能的改变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活,为了适应四季的变化,皮肤具有保暖和散热功能。而人生活舒适,对血管的锻炼愈来愈少,加之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血管硬化而减少寿命。 3.如何达到或接近人类的自然寿命 想彻底改变这些不良的因素,就要养生和锻炼。太极拳对上述人类寿命的不良现象有改善作用。其采用腹式呼吸,增加肺活量;习练时可使大脑处于静态,活跃脑细胞,增加脑部血流量,从而达到健脑安神的作用,同时也控制了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从而保护自己的免疫功能。正确习练太极拳,可使人体本身 得到关节、肌肉、骨骼、韧带的合理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获得身心健康,益寿延年。 4.如何认知太极拳的人体结构 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求,就是完全符合人体结构的,因此说太极拳的运动具有科学性。太极拳的身法要求为沉肩坠肘(上肢)、松胯提膝(下肢)、竖腰立顶(躯干)、含胸拔背(胸背)、裹裆溜臀(髋关节)、顶头悬(头部)、虚领顶劲(头部)等等。下而分别谈谈其与人体结构的关系。 虚领顶劲头部要注意头顶(百会穴)、下颏、颈部、视线(眼神)的关系。虚领,即下颏微收,颈部肌肉松弛,会使颈椎向上引起。而百会穴的开,则有顶头悬之意动。这是使头颈部保持最佳状态的要求,并是立身中正安舒的首要部分。 沉肩坠肘要求是沉肩而不是松肩。拳论讲“上如浮云,下如流水”,所以“沉”应该是向足下沉,也就是肩井穴与足下的涌泉穴相通。坠肘,不是由肩到肘,而是由手腕部向肘部松坠,形成肘与肩和手腕部的一个漏斗形。肘尖要有接地感,既能形成上如浮云的意动,也能走出上臂的支撑、前臂的旋动、手腕的松转灵活,同时也不失中,可以说肘是定位点,前臂和手是运动点。 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