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592212.html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15日讯(通讯员欧宣成)近日,50多岁的于先生因患“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继年11医院冷水滩院区脊柱外科接受“颈椎后路去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年4月再次住院接受了二期“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目前恢复良好,已痊愈出院。年11月,于先生出现四肢疼痛、麻木、乏力、行走不稳伴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医院诊断为严重的颈椎病,需行手术治疗。由于颈椎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很多脊柱外科医生都不敢“触碰”,对上颈椎手术更是“望而生畏”。经多方打听,于先医院冷水滩院区脊柱外科就诊。经查,确诊于先生患有“高位脊髓型颈椎病”并“腰椎管狭窄症”。“你目前颈段脊髓和下腰椎马尾神经均有明显受压,神经损害症状明显,手术指征明确。由于颈段脊髓压迫位于颈2-3椎间层面,脊髓已被压成‘线状’,该区域毗邻呼吸、心跳中枢,不及时手术或术中稍有不慎极易导致高位截瘫或呼吸、心跳抑制从而引起生命危险。因此,相比腰椎节段,颈椎需优先且应尽早手术治疗。”医院冷水滩院区脊柱外科主任张勇耐心地向于先生及家属解释了手术原理及过程,建议待颈椎术后情况稳定,再择期行腰椎手术。入院后第3天,医院脊柱外科团队为于先生成功实施了“颈椎后路颈2、3部分椎板去除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后第二天于先生四肢感觉、活动和大小便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出院后经过数月的康复治疗已明显好转。近日,于先生再次入住该院脊柱外科,接受了二期“腰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较前进一步减轻。据张勇介绍,脊髓型颈椎病和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病,如症状明显,需尽早手术治疗。颈椎手术分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多用于手术风险或致残率更高的脊髓压迫严重、长节段或合并脊髓后方有明显压迫者等。颈椎后路手术,可以更安全、有效减压,从而减少术中损伤脊髓的风险及手术并发症,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等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