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超过万,其中大部分发病年龄为13~31岁,高峰为20~30岁的年轻人。但是,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确诊平均延误9年,其致残率高达约60%以上。本次访谈王素伟教授旨在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知,特别是提醒高发人群青年人,如何了解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如何及时、正确、正规就医? 医院脊柱骨病科主任王素伟教授说,临床上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疼痛容易与其他腰背部、关节疼痛混淆,所以我国超过5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确诊之后都已经是中晚期。临床上将强直性脊柱炎称为“不死的癌症”,其并发症较多,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早期的诊断率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因此,应特别注意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 王素伟说,45岁以下的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和晨僵的症状,在夜间的时候症状会加重,休息一会没有缓解,但是运动过后就会缓解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了3个月仍然是没有解决的话,医院进行就诊,避免病情加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王素伟介绍,患者初次到门诊应行快速筛查项目,具有慢性下腰背痛的患者仅需做以下三项实验室筛查: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人体白细胞抗原(HLA-B27),再加一项髋关节\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首选MR),若存在髋关节或骶髂关节积液或水肿,即可判断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规范治疗 王素伟介绍,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一旦成立,立即治疗,早期非药物治疗非常关键。一是患者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期的疾病知识宣教,使其建立对疾病的充分认知。二是姿势与体位:日常活动中保持最大功能位姿势,以防出现脊柱和关节畸形。包括站立时挺胸、收腹和双眼平视前方;坐位时胸部直立;睡硬板床,多取仰卧位,避免促进屈曲畸形的体位;睡矮枕,出现上胸椎或颈椎受累时停用枕头;四肢大关节应保持功能位,避免非功能位强直。三是功能锻炼:规律地体育锻炼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成功的基础。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锻炼30min。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可增加胸廓扩张度,增强椎旁肌肉和增加肺活量,保持关节活动度,预防或减轻残疾。四是对疼痛、炎性关节或软组织给予必要的物理治疗。五是活动期间注意休息,摄入富含钙、维生素及营养的膳食,多吃水果。需戒烟、戒酒。 王素伟还指出,早期要规范药物治疗,患者要有依从性,常用的药物:一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迅速改善患者的腰背部疼痛和晨僵、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及增加活动范围,可作为早期症状治疗的一线药物。二是柳氮磺吡啶:可改善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三是糖皮质激素:顽固性肌腱端病和持续性滑膜炎可对局部糖皮质激素反应好。四是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控制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阻止疾病进展的作用。但是,长期用药后要复查心血管、胃肠、肝肾功能变化。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