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巧治节后综合征

时间:2021-8-12 11:07:46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41109/4513685.html

过年期间,聚会不断,甚至通宵喝酒打牌,正常的生物钟被打乱,外加各种美食佳肴在让人胃口大开的同时也让我们的肠胃苦不堪言,同时各种春节节后综合征往往也不约相伴而至。

医院推拿科医师为您解除——节后综合征。

1.消化不良

春节期间,连日的狂欢让你的肠胃提出抗议,食欲减退,腹胀泛酸等情况出现。

按摩方法:消化不良可以按压中脘穴,和胃行气,止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食欲不振可以按压足三里穴,调理脾胃机能,促食欲,助消化;胀气恶心可以按压丰隆穴,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打嗝;排便不畅可以按压水分穴,行气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上述穴位均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按摩时,身体平躺在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着对腹部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反复按摩。

▲对于长时间久坐的人来说,端正坐姿、缩小腹、拉直脊背,也可以避免饭后腹胀。2.各种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百脉所通”,既有经络相连,又有眼、耳、鼻、口诸窍。许多春节节后综合征的症候都反应到头部。

按摩方法:此时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能让全身气血通畅。手腕的神门穴(仰掌、握拳,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则有镇定放松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阳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侧边头痛的困扰。

▲如头痛偏在前额,试试按摩合谷穴(将大拇指第一指节的横纹,贴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处往下压,就是合谷穴)。

▲如果是后脑疼痛,可将双手抱头按压“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舒缓症状。3.眼睛疲劳

过年期间,由于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增加了眼睛和大脑的负担,眼睛酸涩难受时有发生,可按压眼部四周的穴位缓解。

按摩方法:循着眼眶骨,由双眼内上眼角往外,轻轻按压眉毛内侧的缵竹穴、眼睛内侧的睛明穴、眼睛下缘落泪处的承泣穴、额头两侧的太阳穴等,直到感觉酸胀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环,并且刺激整个眼部周遭肌肉,舒缓不适。

▲贴心提醒:眼压高、青光眼、高血压者或眼睛有红肿热痛时,切忌按摩穴道。

4.肩颈酸痛

春节身体易积劳累,肩颈僵硬酸痛的出现,成为很多人节后的最大困扰。

按摩方法:解除颈部的不适,可双手抱头按风府及风池穴。风府穴在后脑发际往上约1指幅中央处,风池穴则位于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是颈部肌肉起点。专家提供的简易方法是,从风池穴循着发际慢慢按到耳朵,其中有许多穴道,都能放松颈部。

▲舒缓肩部僵硬,可试试天宗穴,穴位在上背部,约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贴在右肩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点就是天宗穴。

▲也可请自己家人在上背部做大范围的按摩,触碰到的肩中俞、肩外俞穴都能缓解紧绷的肌肉。5.睡眠障碍

过年期间总是熬夜不断,睡眠甚少,而失眠往往最爱乘虚而入。

按摩方法:先试试神门穴,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紧拳头,手掌缘靠近小指侧,腕横纹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镇静安神。

▲合谷穴能行气止痛、内关穴又宁心安神,理气镇痛,舒缓心悸、胸闷及失眠症状的效果。

中医提示

按压穴道到底几次最好?

目前中医界并没有准则,但共识是按压穴道若为保健目的,以一次按压15~20秒,再休息5秒,反覆做10~15分钟,若为解除疼痛,则要持续按压到感觉痛点有舒缓迹象。力道要按到感觉,但不至于疼痛难受。

推拿科

推拿科集针灸推拿和中医理疗为一体,将中医传统治疗手法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可治疗各种颈腰膝等常见疾病。科室医生8名、护士4名,设有6间推拿治疗室,2间针灸治疗室,2间湿敷治疗室,3间温灸治疗室,1个熏蒸治疗区,拥有微电脑颈腰椎牵引机、全自动微电脑数控熏蒸床、电脑中频治疗仪、湿敷电蒸箱、烟雾净化系统等先进设备,日门诊量-人次。

特色项目01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属于康复疗法之一,指用特制的牵引带和装置,利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对人体某部位进行牵拉。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

适应症: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颈腰椎关节功能紊乱、脊椎侧弯、颈腰椎错位、退行性颈腰椎病、儿童自发性寰枢关节半脱位、颈腰肌劳损痉挛、肌筋膜炎等。

02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解除局部病变,调节神经系统,调整内脏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理筋散结、正骨复位、扶正祛邪、健脾和胃、散寒止痛、导滞消积等功效。方法简便、疗效较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适用于间接暴力或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伤病。常用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滚、揉、掐、搓、点、叩、扳法等。

适应症:颈椎病、颈肩综合症、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梨状肌综合征、肩周炎、膝关节相关疾患等。

03中频药透

电脑中频药透疗法,是应用微机与数控技术,将多种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音频电、静态干扰电、动态干扰电等,根据需要和经验编定多步程序处方,循环往复的多次变换,使其输出到机体后产生推、拿、按、挤压、拨、敲、滚动、震颤的感觉,降低了单一波形中频交流电大电流量时所致的不适,又可增强其镇痛,消炎作用。

适应症:

A.肌肉功能锻炼、神经肌肉功能锻炼、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B.胃肠功能紊乱、术后肠麻痹、便秘、胃下垂等。

C.面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

D.牙周炎、盆腔炎附件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04温灸疗法

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炙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作用。炙法具有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消肿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等作用。目前炙治病证约在二百种左右,其主要适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诸病证及养生保健等。

05热奄包疗法

湿敷疗法是将特别配制的中药加工成粉末,装入袋中,加热之后,敷于患者皮肤表面,使热力、药力通过毛孔逐渐渗入皮肤,影响人体的机能活动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颈腰椎疾病、肩关节疾患、膝关节疾患、骨关节急慢性损伤、肌肉劳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变形),强直性脊柱炎及椎管狭窄、骨折(伤)后遗症、各种增生类疾患,股骨头坏死(早期)等骨病;消化系统疾患、痛经、月经不调、小儿厌食症、小儿遗尿等。

06刺络拔罐疗法

针刺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刺络放血加拔罐疗法不但能在骨科、伤科中使用,还能很好运用于皮肤科、内科及妇科疾病。

07中药竹罐疗法

药罐疗法是以中药浸煮的木罐或竹罐吸拔于相应的穴位上到达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施治于经脉、腧穴、肌腱,可达到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临床作用,药罐疗法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即有拔罐疗法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取拔罐和药物治疗之长,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疾病、胃肠疾患、疲劳症、肥胖症、关节疾患、腰脊劳损、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等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独到效果。

适应症:各种寒症、痛症及慢性虚劳性疾病。

08督灸疗法

药罐疗法是以中药浸煮的木罐或竹罐吸拔于相应的穴位上到达治疗疾病的效果。药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施治于经脉、腧穴、肌腱,可达到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临床作用,药罐疗法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即有拔罐疗法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取拔罐和药物治疗之长,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疾病、胃肠疾患、疲劳症、肥胖症、关节疾患、腰脊劳损、软组织损伤、顽固性疼痛等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独到效果。

适应症:

A.主要用于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疾病。

B.预防保健和治疗亚健康状态。

C.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讲,尤其适用于气虚、阳虚证。

督灸疗法

09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各种手法作用于小儿机体,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到防治疾病为目的的一门学科。被认为是“以手代针之神术”,运用“量-效”关系,通过穴位-经络-脏腑的联系,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功能,使机体阴阳平衡,促进机体自然抗病能力,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小儿推拿具有自然绿色,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接受,预防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力的特点。

主编丨裴向前

责编丨王鑫

编辑丨孔旺军

天津市医院全心全意为您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fganv.com/jzbjc/131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