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

时间:2016-11-15 8:44:04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一)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1)发病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一般为慢性发病,症状逐渐加重。也有个别患者病情进展较快,早期就出现不完全截瘫的表现。(2)感觉障碍:患者有上肢或下肢(亦有上下肢同时出现)感觉异常,一般以上肢麻木、感觉减弱首先出现,主要变现为上肢及手指的麻木、酸胀感。与神经根型颈椎病相比较,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感觉异常,一般定为不明确,患者只能叙述下肢不适、麻木、但不能准确地说出不适、麻木的具体部位。(3)运动障碍:脊髓型颈椎病运动障碍,主要表现在患者行走时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定,有一种“踩棉花”的感觉。在下楼时,患者有一种恐惧感,总认为会踩空楼梯而摔倒,因而在下楼时需要紧扶楼梯护栏,不敢迈步。上述现象是脊髓型颈椎病特有的临床症状,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运动障碍还表现在上肢运动时不灵活,手不能做精细动作等。(4)物理检查:患者上下肢肌张力升高,被动活动上下肢体及关节时感到有阻力。患上下肢的肌腱反射亢进。在做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时,轻轻叩击肌腱,则可诱发出明显的肌肉收缩及肢体不随意运动,肌肉的收缩幅度及肢体的运动幅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大。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一般均可引出病理反射。如上肢可引出霍夫曼症,下肢可引出巴彬斯基症。病理反射为异常反射,正常人一般不能引出该反射,只有脊髓损伤时才能引出病理反射。可以说病理反射的出现时脊髓受损伤的有力证据。临床医师将肌张力升高,肌腱反射亢进可病理反射称为脊髓损伤的三联症,并将此作为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依据。(二)排气排水与通水散结加压法的使用(1)排气排水法①先找出痛结标记号,颈1—2横突(双),颈7椎,冈下肌、斜方肌与肩胛提肌交汇痛点,手肱二头肌腱交汇点,腰3横突。(见图6图7)

②常规皮肤消毒,选择医与患者的姿势,取出特制一次性针器具,选择角度和标记点距离,角度多在15—30度之间,针尖入皮后距标识点1厘米,进针时一律由上往下,由外向内,这是排气排水法的核心关键,术者一定切记。本法的特点是不循中医经络穴位,各处避开静动脉血管和神经的走向,进针要极快,针后左手推结或针尖相对按压,右手大幅度摇摆或旋转1—3分钟,期间,如摸结节没减小,可更换角度。照此方法再做1—2分钟,待结节或痛点减轻或消失后,再用力抽出其中的气与乳白色液体,此气此液,“水路”学称之为肌肉多种酸与机体病毒废气的凝聚。(2)通水散结加压法自耳后到颈肩或做针周围涂敷特制小分子乳膏,涂后用膜覆盖,每日2—3次,每1周可按第一次方法重复1次。连续3—4次,同时配合特制栓剂使用与理疗,症状都会明显改善或消失。对其他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体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大同小异,服药作用都微乎其微,排气排水法与通水散结加压法配合使用,都快速起到控制症状或治疗或治愈的作用。









































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治白癜风上海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fganv.com/jzbys/13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