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牵引针刀手术,知道你在干什么

时间:2021-8-5 19:02:4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建木馆

1

颈椎病

颈椎病已经成为现代人健康的头号公敌,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学习,缺乏运动,加之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大的生活压力,颈椎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也逐年提前。颈椎病已不再是中老年的专利,如今青少年得颈椎病比比皆是。

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椎体错位变形,进而引起软组织受刺激、退变,再进而又逆向加重颈部变形的一种渐进性骨关节病。

颈椎椎体变形后,通常会直接压迫神经根(脊髓)、颈动脉以及部分脑神经,引起一系列综合症状为主得疾症。

比如偏头痛、头昏、视物不清、颈肩臂背疼痛、麻木无力、下肢乏力、恶心呕吐,以及心慌等功能性症状。

目前颈椎病的治疗,不仅显效慢,疗程长,且治标不治本,如果操作不当还存在不少意外风险。

2

常规治疗方法

颈椎牵引

常规的牵引,其实适应症比较窄。颈椎病中的动脉受压迫型、脊髓形椎体滑落(不稳型)是禁止牵引的。而现在的常态是只要是颈椎病就牵引,反而出现昏厥甚至瘫痪等原本可控的意外。

长期的牵引还会引起颈椎周围肌肉、韧带的松弛,导致颈椎椎体间的不稳定,这样反而更容易导致椎体小关节错动,引发急性颈椎疼痛,活动受限,使颈椎变形更加难以治愈。

小针刀

这种治疗方法在现阶段比较普及,但实际存在的风险和危害更大。

小针刀的治疗原理是利用针刀的刃口将椎体的部分韧带切断,导致椎体间松弛,减少对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压迫,从而减少刺激,使因压迫刺激产生的疼痛和活动障碍快速减轻和缓解。

但是这只是一时的症状减轻,对颈椎病患者,后患无穷。为什么?

第一,韧带切断后,颈椎椎体之间无法有效的稳定,使椎体活动性加强,易导致未来颈椎病经常反复的急性发作。

第二,断裂的韧带会慢慢收缩,附作在颈椎的其他部位形成占位性的挤压,随时间推延,加重颈椎的退变,进而产生因颈椎病引起的并发症、后遗症等。

手术

开放性的手术会对颈椎产生更多的危害,同时也有更高的风险。

第一,颈部是神经血管最丰富的部位之一,且肌肉相对薄弱。手术中,出现意外将神经切断的风险是存在的,这将直接导致部分功能的瘫痪。

第二,手术会对颈椎椎骨进行一定的破坏(当然这是手术中认可的,是必须的),但这会造成术后骨质被破坏处的骨质异常增生,而这恰恰是导致未来颈椎病其他新病灶或病根的来源之一。

第三,某些手术会进行上下椎体的溶合术,这会导致颈部功能部分或全部的丧失(如颈部旋转功能,埋头、后仰等功能)。长期颈部的废用,会导致部分韧带肌肉的挛缩,将加速颈部的退变,进而影响全身,导致人体全面衰老。而这种退变往往是不可逆的。

第四,普通人对手术有效率的理解往往是错误的。有效的定义包括症状完全消失,症状明显改善和减轻,以及症状轻微减轻。我们说某某手术有效率达90%,常人理解为治愈达90%,这是大错特错。症状有所缓解即为有效,而所面临的风险包括瘫痪甚至死亡,作为曾经工作在骨科手术台前的医生,笔者建议各位谨慎手术。

3

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并非无法治愈,正统的正骨理筋手法效果非常明显,且无任何副作用。

所谓徒手外科术,对师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非常的高,针对颈椎病的调理,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复杂,比如:

年龄

胖瘦

病变的部位

生理期

是椎旁小关节错位,还是整个脊椎变型

当时症状轻重

局部肌肉是否紧张

压迫的是什么(肌肉炎症、肌腱劳损、神经受压、脊髓受压)

椎体有无滑脱

椎体前后左右的变形

椎体与胸椎、肩胛、锁骨、肋骨间的平衡

......

目前的正骨手法不过两三种常用,而正统的徒手外科手法多达种,根据不同因素考量,选用不同的手法,颈椎病调理效果往往是立竿见影,即治即愈。

另外,各种传统的理疗方法,如刮痧、艾灸,应该在解除颈部症状后配合调理用于软组织的恢复。

原创文章内容为笔者近20年中医骨伤临床经验之谈,欢迎各位朋友留言交流讨论。

文章转载、交流咨询请联系建木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fganv.com/jzzl/130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