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劝放弃再嫁,张梅我就是我,凭什么因为是

时间:2025/3/25 12:12:13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林彪一生曾有过三次婚姻,大家更熟悉的是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叶群,她陪伴林彪走过了人生中最后的一段路。叶群可以说是当时公认的八大美人之一,但从照片中看来,与林彪的第二任妻子——张梅相比,叶群仍然看起来有些逊色。那么林彪和张梅曾经的感情生活为什么开始又为什么破裂?如今岁高龄的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一、青春年华遇见“真命天子”张梅,原名刘新民,年出生于山西米脂桥河岔乡。从小,张梅就因为容貌出众,在当时的小村庄里很有名气,还被称为“陕北一枝花”。从小喜欢读书的张梅在当时学习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上学,是小村子里的一个“文化人”。长相出众,性格活泼外向,又读过不少书,张梅在当时不出意料地很受欢迎,有不少人喜欢甚至追求她。早早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正在危急存亡关头的张梅无心于儿女情长。她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认真学习提高能力,希望在未来能为保家卫国付出自己的力量。谁也想不到,这朵“陕北一枝花”最终会落到沉默寡言、在当时不太引人注意的林彪将军家中。张梅与林彪相识时刚刚18岁,还是学生。那时的她一边上学,医院辅助医生照顾病人和伤员。一年后,医院里住进了一个需要护理的病人,就是在当地指挥作战的林彪将军。当时30岁的林彪有着卓越的军事眼光,性格果敢坚定,长得也是丰神俊朗,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在正是青春年华、天真烂漫的张梅眼中,林彪就是书中讲到的大英雄现实中的映照。很快,对英雄的崇拜变成了对林彪将军的爱慕之情。在相处中,林彪也慢慢喜欢上了活泼开朗、秀丽可爱的张梅,陷入爱情的两人在年的夏天结了婚。结婚时两人才认识不到半年,用现在的话说,两人“闪婚”了。18岁的张梅会为爱冲动并不奇怪,那有丰富阅历、遇事沉着冷静的林彪将军为什么也会选择匆匆忙忙的闪婚呢?爱情只是其中一部分,另一部分原因,是林彪一直为之苦恼的心结——他远在家乡的发妻汪静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是林彪将军也没能逃过包办婚姻,汪静宜就是父母一纸婚约为他娶的妻子。林彪很反感被父母支配的感觉,但他的强烈反对并没起到效果,父母还是强迫他在家乡光明正大地把汪静宜娶回了家中。虽然已经结了婚,但林彪依旧没有认命,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接受现实好好过日子。他对这场不自由的婚姻充满了反感,连带着也很反感汪静宜。为了表示不满和反抗,结婚后没几天林彪就离开了家,那年才20岁的林彪血气方刚、脾气火爆,甚至连话都没跟汪静宜说过几句便果断离开了家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慢慢地也断了联系,认识张梅后,他在张梅的劝说下意识到家人的重要和不可替代,才逐渐和家人重新开始通信。然而10年的时光并没有让林彪的父亲妥协,他依然坚持着林家不可以违背曾经的婚约。重新联系上后,老爷子第一件强调的事就是让林彪赶紧回来好好过日子。被林彪拒绝后,他又要求林彪把汪静宜接去延安夫妻团圆。汪静宜对林彪来说就是个陌生人,更别谈有没有感情了。十年来,他甚至不愿意承认汪静宜的身份。如今已经和张梅相爱的林彪更坚定了绝对不妥协的决心。林彪的父亲和林彪同样固执,一番僵持下,林彪想到了下下策:不如干脆和张梅结婚吧。虽然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却成功让父亲妥协了。在张梅的间接帮助下,林彪解决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心病。激动的他更坚定了要好好和张梅走下去的决心。当时的张梅对这一段故事并不了解,她只开心于自己可以嫁给自己爱的大英雄了。沉浸于爱情的两人只激动着遇到了彼此的真爱,却都没意识到,这段匆匆开始的婚姻中其实存在着很多无法调和的矛盾和挫折。二、远赴苏联开始“新的生活”婚后不久,林彪就去了洛川参加会议,随后,又赴山西参与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年3月,一次林彪穿着缴来的日本军装大衣,骑着俘获的日军战马,率领十几个下属前往吕梁地区。靠近阎锡山时,守卫的哨兵以为他们是日军骑兵,开枪打中了林彪。这一枪伤到了林彪的脊椎神经,遗留下了让他这一辈子都没能完全治好的植物神经紊乱症。长时间的病痛折磨,林彪的伤势却迟迟未好,于是,中央决定让林彪去苏联好好养伤。林彪立刻写信告知张梅,自己在兰州等她一起去苏联。此时的张梅已经怀有身孕,身子正弱,开往兰州的路上又很颠簸,没走多久,张梅早产了。早产的婴儿身体很差,在行进的路上条件也不好,当时20岁,还是少女的张梅人生中的第一个孩子刚来到世上不到两个月,就不幸夭折了。但当时,苏联来的飞机已经先于张梅到了兰州,不知情的林彪托人转告张梅后,便自己一个人提前走了。张梅只能独自承受丧子之痛,埋葬了孩子后,立刻赶往苏联和林彪团聚。林彪和张梅到了苏联后,中央安排林彪住进了疗养院,张梅为了更好的照顾林彪也住进了疗养院。这对结婚两年的夫妻到现在才真正的过上了夫妻生活,每天朝夕相处。结婚几年却依然并不互相了解的两人,在几乎形影不离的相处中才逐渐显露出生活方式和性格上的差距和隔阂。后来张梅回忆道:“其实我们两人都没有犯什么错误。林彪他在养病,希望我能一直在家里陪伴他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我那时刚刚20岁,根本受不了一直呆在家里的生活。有时,苏联那边邀请我们去什么宴会,他也只愿意在家枯坐,不肯给这个面子......长期下来,两个人的矛盾就越来越多。”由于伤势一直不见好,林彪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有时对张梅的要求,已经到了神经质一样的控制了——不可以出门,不可以交朋友,不可以和别人有太多交流,只能在家里照顾、陪伴林彪。而张梅一直闷在家里,忍受着林彪的各种无理要求,心里的怨气也越来越多。后来,张梅更是在完全不被林彪理解的情况下怀孕生下了一个女儿。孕期都没能得到丈夫关怀的她委屈又愤怒,才开始思考两人相处方式到底正确与否。如此长期下来,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他们都是有主见且不愿意妥协的人,先是争执,再是冷战,到最后,两人的感情直接破裂,与离婚没什么区别。林彪回国时,张梅留在了苏联。对于她留在苏联的原因说法不一。有人说她感情破裂后,触景伤情,因此不愿回国;也有说法讲到,是林彪让她在苏联学习俄文,以后帮助他做翻译工作。但不管细节到底是什么,张梅留在苏联是不争的事实。她也确实在苏联把俄语学得很好,不仅可以做很多翻译工作,也像从前一样,医院帮忙做一些护理工作。回国后不久,林彪在解放战争中认识了叶群,两人很快在一起了。此时他和张梅的婚姻关系并没有结束,张梅还在苏联抚养他们的女儿,履行妻子的义务。年,林彪托去苏联办事的罗荣恒夫妇给张梅寄了一封信。大意是他已经再成家并已有儿女,希望两人好聚好散,劝张梅也再觅良人。张梅对林彪的举动并不意外,后来,她也另外结婚,此后再也没见过林彪,和林彪的关系也算是真正的结束了。三、不畏人言最终收获幸福虽然林彪在信中说希望张梅另觅佳偶,张梅也并没有揪着林彪不放选择继续向前走。但事实远没有两人想得那么轻松。虽然张梅条件很好,很多人愿意给她介绍另一半。但大家听说张梅是林彪的前妻,两人还有一个女儿,就都选择了放弃。这也不奇怪,林彪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将军。大家畏惧林彪的能力和地位也无可厚非。经历过很多次失败后,渐渐地没人再给张梅介绍伴侣了。后来有人劝张梅自己好好生活,别再抱着找另一半的念头了。但张梅却坚定地说:“我倒不是多希望或者多需要一个伴侣,只是我就是我,不是林彪的前妻。凭什么都因为我是他的前妻而避之不及?”尽管林彪前妻这个头衔始终像阴云一般笼罩在张梅头上无法驱散,但张梅始终不肯妥协,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苏联时,努力学习俄语,医院做一些护理工作。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这样平静幸福的过了十年后,张梅在苏联认识了徐介藩。医院,都有在苏联生活的经历,也都有一次婚史。惺惺相惜的两人很快就相爱了。即使中间隔了十年的光阴,但林彪前妻的称号依然围绕着张梅。两人恋爱后,有很多人来劝徐介藩收手。但徐介藩并不介意所谓林彪前妻这个身份。一方面,徐介藩真心喜欢张梅,欣赏她独立坚强的品质。另一方面,论资历,徐介藩是林彪的师兄,年长林彪六岁,资历甚至比林彪还要深。后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徐介藩还做了司令部的翻译和主任。是中国、朝鲜、苏联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战争后,他升为少将,和林彪平起平坐。徐介藩在当时不畏人言坚定地迎娶了张梅,还获得了“胆子最大的少将”称号。徐介藩不仅不畏惧他人流言,坚定地选择和张梅在一起。两人于年正式结婚,那年,张梅35岁。婚后,两人虽然一直没有孩子,但是徐介藩对张梅和林彪的女儿林晓霖视如己出,非常疼爱她。两人感情一直很好,幸福的婚姻一直延续到年徐介藩去世。当时60岁的张梅没有再另找伴侣,而是像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平凡又从容地继续生活着。四、感情之外的辉煌人生。除去感情,张梅的生活也有更多精彩之处。她早早意识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十多岁时便离开家乡前往延大读书。医院帮助护理病人。从苏联回国后,张梅选择去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完成学业。当时的张梅只有中学文化水平,也已经很多年没有碰过书本了。因此,在学习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她一直没有放弃,坚持学习,最终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张梅成为了中国医院——也就是现在沈阳医大——的物疗科主任,工作上也同样是优秀的人才。徐介藩病逝后,张梅在子女的陪伴下安度晚年。年,85岁的她获得了中国和俄罗斯颁发的两枚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功勋荣誉章。到现在,张梅老人已经岁高龄,身体健康,儿孙满堂。经历过不凡一生的她如今的生活平淡、幸福快乐。张梅老人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但纵观她的生活,依然可以称得上是幸福顺遂的。她有好的伴侣,有优秀的工作能力,有孝顺的儿孙们。她从来不会屈服于任何困难。这朵“陕北一枝花”不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是盛开在风雨中的铿锵玫瑰。独立坚强、善良从容的人,不管经历过多少苦难,总会有幸福平静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fganv.com/jzzl/166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