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脊椎病 > 临床诊断 > > 爱情发明家

爱情发明家

时间:2021-9-20 15:14:32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07905.html
《爱情发明家》是法籍罗马尼亚裔诗人、超现实主义者盖拉西姆.卢卡的代表作。在罗马尼亚语的《爱情发明家》出版五十年后,卢卡亲自将其转写为法语,本书即译自法文版。全书包括《爱情发明家》和《死亡的死亡》两个部分,卢卡在转写的过程中将原先的散文诗体改成了诗体,分别指向超现实主义的两个基本话题——“爱情”和“死亡”。作为深受超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的一位诗人,卢卡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以诗歌表达他身为诗人的独特感受,期望超越人类与生俱来的“俄狄浦斯情结”,渴求实现真正自由的爱情,从而达到生命的完全自由。年,卢卡写道:“《爱情发明家》是一个用爱情来实现彻底解放的理论与实践计划的纲领……在这里,爱情第一次自由地遭遇了革命……爱情在年被发明……二律背反的世界在非俄狄浦斯的层面上荡然无存……自由与其对立面之间的神话斗争如今发生在俄狄浦斯和非俄狄浦斯之间。必须迈出一大步,克服形形色色的体系残酷但又精确地描述的无法忍受的俄狄浦斯生命,迈向语言系统难以描述、难以还原、难以察觉的一种生命中的生命、爱情中的爱情。我说的是非俄狄浦斯的生命与死亡,也就是对长久以来令我们纠结又不幸的那条退化的乡愁脐带的绝对否定。”《爱情发明家》译者序

尉光吉

FloraKirk

盖拉西姆·卢卡(GhérasimLuca),本名萨尔曼·洛克尔(SalmanLocker),年7月23日出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一个自由派犹太家庭。受益于布加勒斯特独特的文化氛围,卢卡不仅会说意第绪语和罗马尼亚语,还学会了德语和法语。他早年阅读了大量德国哲学著作,并熟知精神分析理论。

年代,在好友多尔菲·特罗斯特(Dolfi_Trost)的启发下,卢卡开始接触欧洲兴盛的超现实主义运动。到了年代末期,如同他的同胞和先驱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Tzara),卢卡把注意力投向了巴黎的超现实主义团体:年,他多次前往巴黎,与法国超现实主义者相识。不久,战争爆发,卢卡不得不返回罗马尼亚,而官方的反犹主义又迫使他在国内流亡。在罗马尼亚独立后的短暂几年里,卢卡连同多尔菲.特罗斯特、维克多.布劳纳(VictorBrauner)、格鲁.纳姆(GelluNaum)、保尔.帕乌(PaulP?un)、维吉尔.特奥多雷斯库(VirgilTeodorescu)诸位好友一起着手建立罗马尼亚超现实主义团体,并提出了他的“非俄狄浦斯”思想。他曾起草了一份《非俄狄浦斯宣言》(Manifestenon-?dipien),但文稿未能保留下来。年,他与特罗斯特一起撰写了团体的超自动主义宣言《辩证的辩证》(Dialectiquedeladialectique),作为向巴黎超现实主义传递的讯息。同年,卢卡的罗马尼亚语散文诗集《一匹透过放大镜看到的狼》(Unlupv?zutprintr-olup?)和《爱情发明家》(InventatorulIubirii),以及用法语写成的《被动吸血鬼》(LeVampirepassif)均在布鲁塞尔出版。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卢卡有意地同他的母语决裂,转向了法语写作。

年,受政治环境所迫,卢卡离开罗马尼亚,定居法国,继续其诗歌和艺术创作。在巴黎期间,他与艺术家让.阿尔普(JeanArp)、马克斯.恩斯特(MaxErnst)和诗人保罗.策兰(PaulCelan)等交往密切。他的“非俄狄浦斯”思想还引起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和菲利克斯.加塔利(FélixGuattari)的兴趣。移居法国之后,卢卡进一步发展了其名为“库伯马尼亚”(cubomanie)的拼贴艺术,而他的诗歌继承了之前超现实主义“发明一切”的精神,在生命与死亡、思想与身体、爱情与世界的复杂关系里,致力于探索一种全新的语言表达,其延绵不绝的语音魔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结巴”风格,颇受德勒兹的赏识,后者称赞他为“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尽管年代起,卢卡多次参加欧美诗歌节并赢得了不少国际声誉,甚至在年参与录制了拉乌尔.桑格拉(RaoulSangla)导演的电视朗诵节目,但他的生活始终贫困,晚年更因身份问题屡次被逐出住所,这加剧了他内心的悲观态度。年2月9日,就像二十四年前好友策兰所做的那样,卢卡纵身跃下米拉波桥,跳入塞纳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爱情发明家》是卢卡的代表作,共有两个版本。在最初罗马尼亚语的《爱情发明家》出版五十年后,卢卡亲自将其转写为法语,并在删减的基础上,把原先的散文诗体改成了诗体,从而以更加诗意和精练的形式,抒发其内心一直未忘的超现实主义激情。本书便译自法文版的《爱情发明家》(L’Inventeurdel’amour)。作品共包括两个部分,“爱情发明家”和“死亡的死亡”,分别指向了超现实主义的两个基本话题:“爱情”和“死亡”。“爱情发明家”的概念无疑借用自法国诗人兰波的名言:“爱情必须被重新发明。”但卢卡赋予了爱情的发明一种更为激进的革命意义,他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要求突破人类与生俱来的俄狄浦斯情结,实现真正自由的爱情,也就是真正自由的生命。

正如卢卡在年的书信里说的,《爱情发明家》是“一个用爱情来实现彻底解放的理论与实践计划的纲领”,它让“爱情第一次自由地遭遇了革命”。而“死亡的死亡”进一步阐发了卢卡眼中非俄狄浦斯爱情的颠覆力量,试图用它来克服自由的终极障碍,也就是死亡所代表的“普遍绝对的瘫痪”。为此,卢卡记录了一次次虚拟的死亡实验,在极致的精神磨炼中发起他追求的“辩证跳跃”,开辟一条尚未有人踏足、直达非俄狄浦斯宇宙的通道,无畏地走向人类解放的未知命途。所以,《爱情发明家》不只是爱与死的发明,更是全新的生命形态的诞生,是前所未有的外部世界的创造。在此意义上,卢卡的年,作为真正的发明之年、解放之年,值得人类历史铭记。

最后,在卢卡的发明道路上,爱情与死亡也决定性地相遇,成为彼此的见证。这就是为什么,卢卡笔下对恋人的激情会呈现出无度毁灭的样貌,而投身死亡的决心又会呼应爱之缺席的绝望。在爱与死的这般紧密结合中,卢卡以超现实主义的不羁狂想和黑色幽默,塑造了一个阴暗又迷人的怪物形象:午夜的月色下,他悄悄来临,披着黑色斗篷,形迹飘忽,向沉睡者和失眠者低声诉说人性的至深秘密,而你会听到大胆也最直白的欲望供认,甚至不加掩饰地报着其在精神病理学的诊断单上的名字,吟唱文学的恶徒们早已听惯的马尔多罗之歌。斗篷底下他是谁?是压抑而苦闷的性倒错者,还是向神灵忏悔或挑衅的罪犯?是秘密社团的虔诚教徒,还是被魔鬼迷住魂的僧侣?是赶赴祭仪的巫师,还是寻找猎物的吸血鬼?在明显虚构的口吻里,他说的是残酷的传说,还是骇人的梦魇?或者,他是又一个狱中的萨德侯爵,还是另一个书桌旁的安吉拉.卡特?这一切将交由读者来决断。

作者简介

盖拉西姆.卢卡(GhérasimLuca,—),生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年代开始参与超现实主义运动,是罗马尼亚超现实主义团体的重要成员。年,他离开罗马尼亚,定居法国。在巴黎期间,他与让阿尔普、马克斯.恩斯特、保罗.策兰等艺术家和诗人关系密切。他提出的“非俄狄浦斯”概念还影响了吉尔.德勒兹和菲利克斯.加塔利的理论。德勒兹称其为“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年2月9日,像二十四年前策兰所做的那样,卢卡纵身跃下米拉波桥,跳入塞纳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译者简介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出版有《不可言明的共通体》(与夏可君合译)、《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奇遇》、《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不可能》等译著。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严晓星:漫谈金庸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徐新对话刘成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长三角论坛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新书分享会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

《谢辰生口述》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传奇中的大唐》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fganv.com/lczd/134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