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界,人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凡是脊索动物,在消化管的背面都有一条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器官称脊索,而高等动物的脊索只是在胚胎时期出现,成体后便由脊柱所代替。 刚出生的婴儿有33块脊骨,长大后变成26块,靠韧带、关节和椎间盘连接,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1块、尾椎1块。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保障运动功能。 新生儿共有块骨头,成年后变成了块。究其原因就是那些不活动的骨头会自然长成一块。例如,刚出生的婴儿有5块骶椎骨,成人后5块长成了1块。这说明:人的脊椎也要多活动,如果连续多年不活动,人就会骨质增生或长骨刺,这样,活动范围就要受限制。 下的颈椎可在°范围内自由活动,正常的腰椎也能在°范围内自由活动。人又是直立动物,直立后头部的重量压颈椎,上半身的重量压腰椎,这样,颈椎和腰椎的负荷就要加重。 人是从受精卵开始,胎儿发育到6月龄,胎儿就入盆。此时,母亲直立、胎儿倒立,母亲左侧卧、胎儿也左侧卧,母亲右侧卧、胎儿也右侧卧。这样,胎儿的颈椎有前倾、有伸直、有左弯、有右弯。可出生后的婴儿,在母亲的呵护下又要枕枕头。枕头的作用就是把头垫高,因而婴儿从小时候起,颈椎再也没有左弯和右弯。 尤其是会走路之后,颈椎有直立、有前倾、有后仰,没有左弯和右弯。试想,人的颈椎一年天都没有侧弯,颈椎的承载能力必然受限,人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颈椎病,如颈椎酸、颈椎麻、颈椎痛和骨质增生、骨刺。 胎儿在母体是蜷曲的,即腰椎外弓,呈弧形。可是,人自从会走路以后,腰椎外弓又变成了腰椎内弓,如穿高跟鞋和翘臀的女人,时间一长,又有几人不腰疼?究其原因,就是腰椎内弓造成的,此时的腰椎又变成了齿轮状。 齿轮形的最大弊端,就是结构不安全。一旦遭受外力冲击,就容易伤腰。比如有些人打个喷嚏都能造成椎间盘突出。相反,用棍棒击打后背和后腰的气功表演,又普遍都是腰椎外弓形。这说明,只有腰椎外弓,脊柱才会安全。 可是,人们在站有站像坐有坐像的诱导下,腰椎都是内弓,因而在腰椎内弓体姿下出现的腰酸、腰麻、腰疼、腰胀和腰肌劳损,是不是腰椎内弓的果?同样,人随着年龄增长,腰疼痛、腰扭伤、腰间盘脱出和脊柱僵硬或猫腰,是不是腰椎内弓的果? 根据血液力学原理,造成脊椎疼、脊柱僵硬和猫腰的主要原因,一是血供异常造成,二是循环失常造成,三是外伤造成。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腰椎内弓。腰椎内弓,一是腰椎最容易受伤,二是腰椎和椎周组织血循环失常,再就是颈椎和腰椎受压,如人才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变得越来越短,就是受压迫的结果。同样,腰椎活动受限,也是腰椎压迫的果。 人的头部是靠颈椎和肌肉筋腱支撑着,由于人的头只有直立、前倾和后仰,没有侧弯,因而颈椎的支撑能力就差,颈椎就容易极容易累,严重的时候还会歪脖子。 人白天做事,颈椎直立或前倾是必然的,有时也会后仰,如果在睡眠的时候,抛开枕头侧卧睡,颈椎的活动不就正常了吗?颈椎的活动正常,颈椎病就迎刃而解了!同样,白天腰椎内弓,夜晚在睡眠的时候腰椎外弓,即左侧卧蜷曲与右侧卧蜷曲,腰疼和腰椎病不就解决了吗? 在十多年以前,笔者也有过颈椎痛和腰椎痛的历史,严重的时候还一连半月不能下床,可是,自从我抛开枕头蜷曲睡,即左侧卧与右侧卧交替,十多年来,颈椎病和腰椎病再也犯过,再也没疼过。这是不是神奇? 因此,谁能让脊柱回归到先天生理弧度,谁就能从颈椎病和腰椎病中走出来,又回到健康态。这既是颈椎的自然规律,也是腰椎的自然规律,还是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的规律。谁说颈椎病和腰椎病不能自愈? |